多地允许外摆提振餐饮业
多地允许外摆提振餐饮业,疫情当前,餐饮人们举步维艰,而外摆一直是餐厅增加收入的有利“神器”,当外摆的“烟火气”逐渐回归,餐饮业也即将迎来一波利好,多地允许外摆提振餐饮业。
多地允许外摆提振餐饮业1
进入4月份以来,全国多地相继出台政策,允许商家外摆。
当下,郑州的春天已经进入尾声,再过十天就将进入立夏。随着高温天气的来临,又到了夜经济的消费旺季。
记者近日走访了解到,郑州餐饮业从业人士期盼相关部门能出台政策,允许商家外摆。
多地政府放宽政策,支持餐饮复苏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随着气温的回升,又到了餐饮消费的旺季。
记者发现,进入4月份以来,全国多个城市相继出台政策,允许商家外摆,以帮助经营者走出困境。
4月11日,成都市政府出台《支持市场主体健康发展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该《措施》指出,在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允许临街店铺在划定区域内和节假日期间,在不影响居民日常生活和交通安全情况下,开展外摆经营活动和各类促销活动。
无独有偶,南京市也出台相关政策,允许商家外摆。4月7日,南京市商务局、南京市财政局发布《南京市关于支持批零住餐等服务行业纾困解难稳定发展的十条措施》。
该《措施》提出,将实施包容审慎监管——适时鼓励在符合防疫要求、不影响交通的前提下,允许在有条件的街区、开放空间以及沿街零售、餐饮商铺开展外摆位经营。
事实上,疫情刚发生的2020年,多地政府就曾出台过相关措施,允许商家外摆。当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说:“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
随后,全国多个城市掀起了地摊经济热潮,郑州同样如此。
2020年6月2日,郑州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关于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进一步做好为民造福工作的意见》,其中提到:围绕便民、惠民、利民目标,积极构建“十五分钟”便民消费圈。各县(市、区)、开发区要明确规划布点,落实管理措施,充分利用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和闲置土地,按照定时间、定地点、定业态、定费用、定管理的原则,设立市集和特色跳蚤市场。
然而之后,虽然该工作意见里并没有设定相关政策措施实施的时限,但因为“占道经营”“违章建筑”等问题,地摊经济也成为了城管们“重点监管”对象。加之疫情原因,商户外摆也逐渐离人们远去。
郑州餐饮人士呼吁相关部门允许小店外摆
2021年以来,随着郑州7暴雨,以及几次疫情轮番影响,郑州餐饮行业当下面临着很大的经营压力。
郑州市餐饮与饭店协会秘书长刘斌告诉记者,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郑州市域内餐饮企业转让或转租企业数达16000余家,是近二十年来店面数量下降最严重的一次。
“不少餐厅营业额下降都在50%以上,很多大品牌餐饮的现金流只能维持两三个月。”刘斌说。
在此背景下,诸多餐饮从业者对外摆持支持态度。
“大家喜欢坐外边。”张老炝烩面创始人张林说,“外摆是个好事情,只要能够提业绩和客流,我觉得都应该鼓励。”
芙蓉巷创始人吴少辉认为,对于适合外摆的餐厅,比如烧烤、小龙虾等来说,允许外摆将是利好消息。“我认为目前的情况,适合外摆的就不要再去控制,因为生意已经很难了。从政策方面,就不要再去强制性制止。但是当下的困境不是单靠开放外摆就可以解决的,最主要的还是租金和消费不振的问题。”
华中路开封灌汤包老店的老板表示,天一热顾客就喜欢坐到外边,有氛围感。允许外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餐厅营收,能够帮助到餐厅。
“餐饮外摆其实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就应该有。一个城市应该有烟火气,餐饮外摆就是烟火气、城市活力的最好体现,并且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什么不让它存在呢?”一位资深餐饮观察人士说。
“其次,政府出台的一些纾困政策其实很难真正帮助到餐饮经营者。比如房租减免,很多是针对租赁国有资产的商家,但是实际上只有很少一部分餐饮经营者租赁的是国有资产。
再比如贷款支持,商家本来就经营困难,没有收入。贷款下来了又怎么样呢?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到欠了银行一笔债。但是允许外摆却是能够实实在在帮助到商家的,餐厅能够通过外摆增加营业额,聚拢人气。营业额上来了,自然就走出困境了。”
增加烟火气、提振消费信心……外摆好处知多少
一直以来,餐饮商家们都非常注重外摆。
遮阳伞、绿植、藤椅,这些元素在提升就餐氛围,提升餐厅美誉度的同时,也为餐厅带来了大量的客流。
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一到夏天,凡是能够外摆的地方,商家都会想尽一切办法,打造自己品牌风格的露天营业区域。
或休闲、或雅致、或潮酷的露天外摆,不仅增加了餐厅营业面积,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塑造了自身的品牌形象,可谓一举多得。
首先是餐厅盈利能力提升。红薯软软创始人苗国军认为,“就餐时间是固定的,但是餐厅的营业面积是有限的。夏季来临,消费者也愿意坐在外边用餐。餐厅允许外摆的.话,就可以接待更多的客人,盈利能力就可以提升,就可以帮助餐厅走出困境。”
其次,允许外摆能够提升就餐体验。“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看你。”外摆场地的另一优势在于增加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氛围。外摆将商家场内的品牌氛围由内部扩展到外部,通过外摆区域的消费客群充分展现出来。就餐闲聊的消费者不知不觉中成为其中的景观,潜在的吸引了其他流动的客群,成为其品牌产品的代言者。
第三,是提振消费信心。“郑州现在早晚高峰都不堵车了,疫情让大家不再能够放心地出门消费。开放外摆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提振消费信心。热闹的夜市、明亮的外摆区,来来往往的人流其实能够更让人有安全感,让消费者能够放心消费,同时也可以向外界传递一种正向的信号。”上述餐饮观察人士说。
多地允许外摆提振餐饮业2
近日,成都市政府发布通知:允许临街店铺有条件开展外摆经营和各类促销活动。
消息一出,许多餐饮人都拍手叫好:
“外摆就是餐厅的救命稻草,为政府有温度的城市管理方式点赞!”
疫情当前,餐饮人们举步维艰,而外摆一直是餐厅增加收入的有利“神器”,尤其现在夏天即将来临,顾客更喜欢在室外就餐。
当外摆的“烟火气”逐渐回归,餐饮业也即将迎来一波利好,希望其他城市有条件的也能跟进!
多地政府出台政策允许餐厅外摆
外摆经营或将助力餐饮企业有效“回血”!
曾经,外摆是餐饮门店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但也因为“占道经营”“违章建筑”等问题,成为了城管们“重点打击”对象。加之疫情原因,外摆经营一度离我们远去。
如今,随着政策逐步放开,外摆有望回到城市大地,被疫情精准打击的餐饮人,或将迎来新的希望。
1、外摆不仅能增加营业收入,还是鲜活的“招牌”
现在很多餐饮门店,不论是咖啡店、正餐厅、还是小吃店,场内的营业面积都不大。在餐厅外摆几张桌子,不仅能增加营业收入,还是鲜活的“招牌”,增加与顾客之间的互动性,给顾客提供一种自由、放松、休闲的体验。
例如,几乎每座城市都有“宵夜一条街”,里面的餐厅都有着非常态化的外摆摊位。疫情过后,不少餐厅更是依靠着借道经营,生意迅速获得了恢复。
因为来夜宵一条街觅食的人,大都是冲着外摆餐位而来,如果不能外摆,宵夜大排档就没有了气氛,而且随着天气越来越热,外摆的位置就更受欢迎。
“摆几张桌子虽然多挣不了多少钱,但好处是扯眼球,就像打了个广告,告诉顾客可以放心来。”某小吃店老板说到。
2、外摆带回城市“烟火气”,给疫情中的餐饮业信心
疫情之下,餐饮企业都活得很艰难,许多身处疫情漩涡中心的餐饮门店,堂食惨不忍睹,只能靠外卖勉强支撑。而即将到来的夏天正是外摆经营的好时机,此时政策放宽,无疑能提振餐饮企业信心。
试想,周五晚上,三五好友相约,大家在街头喝着啤酒唱着歌,划拳撸串,开怀大笑。这样充满烟火气的场景,放在哪一家店,都会让人觉得美食可期,非尝不可。有了人气,餐饮人们才能看到生意“回血”的希望。
近几年,各地在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的进程中,“地摊经济”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城市干净了,小商贩没有了,城市烟火气也淡了……
而早在2016年,李克强总理就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要尊重小商小贩的利益,他们也是城市活力的一部分。
“有的城市规划、管理观念存在偏差,一味追求‘环境整洁’,牺牲了许多小商铺。这样的城市其实是一座毫无活力的‘死城’!”
今年1月份,广州市就出台了《广州市促进住宿餐饮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支持企业申请外摆经营。如今成都、南京也加入这一阵营,未来,相信有越来越多的城市会恢复烟火气。
多地允许外摆提振餐饮业3
初夏的热浪逐渐来袭,部分疫情防控渐趋稳定的地区已经开始为激活餐饮消费想办法了。
4月11日上午,成都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支持市场主体健康发展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新闻发布会,介绍市政府最新出台的《支持市场主体健康发展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
除减税降费等普惠政策外,成都市商务局还提出,鼓励商贸零售和餐饮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创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经营新模式,在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允许临街店铺在划定区域内和节假日期间,在不影响居民日常生活和交通安全情况下,开展外摆经营活动和各类促销活动。
增加外摆对餐饮来说并不仅仅是多了几个餐位。
从市井街头的钵钵鸡、红油抄手、肥肠面,到太古里沿街的Bistro、西餐、清吧,都需要依靠人声鼎沸、热闹紧促的场景来为美食注入灵魂。餐饮自身的个性与气质也在外摆中展露无遗。
烧烤摊的外摆是由啤酒、辣子、塑料凳组成的,麻辣烫的外摆喜欢竹木矮桌凳,只有本地人才心照不宣的苍蝇馆子们,外摆通常罩着绿色遮雨棚,与电摩和谐共处。对与疫情反复对抗的人们来说,烟火气就是吸引。
这也释放着疫情趋稳、消费复苏有望的信号。
事实上在2020年,成都也是最早研究放开餐饮外摆等政策的地区。
2020年3月,成都开始试行《成都市城市管理五允许一坚持 统筹疫情防控 助力经济发展措施》,据四川省人民政府网信息,截至2020年5月8日,成都全市设置临时占道摊点、摊区1595个,允许临时越门经营点位18260个,大型商超占道促销点88个,允许流动商贩经营点16384个,增加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临时投放点位5034个,增加就业岗位8万个。
南京近日也出台了类似的纾困措施。
4月7日,南京市商务局、南京市财政局发布《南京市关于支持批零住餐等服务行业纾困解难稳定发展的十条措施》,通过发放复市复业补贴、帮扶中小微商户、生活必需品保供奖励等举措,全力支持相关行业提振信心、恢复发展。
该措施还提及,将实施包容审慎监管——适时鼓励在符合防疫要求、不影响交通的前提下,允许在有条件的街区、开放空间以及沿街零售、餐饮商铺开展外摆位经营。
深圳则提出了培育网红街区、店铺。
3月24日,深圳市政府印发《深圳市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若干措施》(下称《措施》)。在餐饮业纾困扶持措施上,深圳市政府提出降低平台经济参与者经营成本,支持互联网平台企业开展中小微商户帮扶行动,对经营困难的餐饮商户实施特惠扶持政策;鼓励互联网平台企业为商户无偿开展数字化代运营服务,逐步提高商户线上经营水平。
深圳市政府同时提出,支持企业做特色提规模,大力推广自提、外卖、无接触配送方式,鼓励发展餐饮新场景、新业态,着力打造一批特色餐饮街区,培育一批网红街区和店铺。
重庆为促进消费选择鼓励发展“她经济”。
3月1日,《重庆市贯彻〈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的措施》,其中提及打造一批具有重庆特色的“她标签”消费品牌、消费场景,加大对推动女性消费的扶持力度。
支持各级各部门工会组织、社团组织、企业商户等,采取多种形式发放购物、美妆、餐饮、文旅、体育、影视展会等女性专用消费券。鼓励有关生产经营和商贸流通企业,加大对女性时尚消费品的优惠促销力度,进一步刺激女性消费市场。
疫情的反复深刻影响了餐饮业。来自企查查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餐饮相关企业吊注销数量达88.5万家,2022年1月1日至3月1日,餐饮相关企业吊注销数量达8.58万家。近期陆续公布的上市餐饮企业财报数据也显示,一些大型连锁餐饮品牌利润下滑明显。比如海底捞发布2021年全年业绩,收入411.12亿元,净亏损41.63亿元,成为该企业披露财务数据以来的首次年度亏损。
而各地政府也在不断想办法帮助餐饮业度过难关。
今年2月18日,国家发改委等14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3月28日,针对餐饮业普遍突出反映的“房租过重”问题,国资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房租减免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推动中央企业落实今年房租减免工作。
苏州出台“46条”措施、杭州出台“40条”措施、湖北出台“45条”措施、广东出台“47条”措施、湖南提出“36条”措施……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各地因地制宜纷纷推出“地方版”纾困政策,切实帮助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