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都有那些症状

时间:2024-02-28 12:26:29
新生儿都有那些症状

新生儿都有那些症状

新生儿都有那些症状,新生儿出生之后,因为抵抗力差,如果照顾不当,就很容易生病。而新生儿生病的症状是非常多的,那么新生儿都有那些症状?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

  新生儿都有那些症状1

新生儿疾病初起症状常不典型,且变化快,稍有疏忽,即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应严密观察。

因此,对新生儿常见症状应有所了解:

1、腹泻、厌食、肠胀气

因消化系疾病引起,如喂养不当、新生儿流行性腹泻,全身性疾病如感染等。肠胀气应除外畸形、梗阻。

2、烦躁、嗜睡

为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症状,如颅内出血、脑膜炎、其他系统感染及败血症等。

3、发热与体温不升

(1)环境温度变化

可因环境湿度的变化引起,也可因衣被过暖或室温较低造成。

(2)脱水热

因脱水所致体温升高,给足够水份,体温即下降。

(3)感染

脐部皮肤感染及肺炎等。

4、抽搐

全身性抽搐较少见,常为皮层下发作,表现为阵发性瞬目、眼球转动或震颤及口颊部抽动等。

多见于:

(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颅内出血、脑膜炎、核黄疸及脑发育畸形等。

(2)破伤风

常于出生后4~6天出现,伴牙关紧闭、抽搐、角弓反张等。

(3)代谢紊乱

低钙血症,出生后一周内出现烦躁不安、惊跳、震颤、屏气、喉痉挛以至惊厥;

低血糖,多见于早产儿、小样儿、过期产儿、母亲患有糖尿病等,于出生后数小时至一周内出现震颤、阵发性紫绀、反应迟钝、厌食、哭声弱及体温不升等。

5、呼吸暂停

首先考虑为颅内出血及脑膜炎等,其次可因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所致,特别是早产儿,呼吸肌力量较弱,呼吸不规则,可出现紫绀。

6、呕血、便血

可因产时吞入产道内血液,或因为母亲乳头皲裂出血与奶一并吸入,另应检查婴儿口鼻有无出血。有时则因新生儿自然出血症,可于生后2~3天出血,以消化道多见。败血症也可出现消化道出血。

  新生儿都有那些症状2

1、呼吸不规律:新生儿的呼吸不但浅表,而且也无规律,有快慢不均现象。这主要是新生儿肋间肌软弱、鼻咽部和气管狭小,肺泡适应性差,呼吸主要靠膈肌的升降,所以新生儿以腹式呼吸为主。

胸式呼吸软弱且浅,新生儿每次呼气与吸气量均小,不能满足机体对氧的需要,所以呼吸较快,每分钟可达40-50次,这属生理现象。

警示:若有咳嗽、面色发紫、口吐泡沫,应及时就诊。

2、下巴抖动:新生儿出现下巴不自主的抖动,不伴其它症状,属正常生理现象。这是由于新生儿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抑制功能较差。

警示:寒冷季节注意保暖,以免由于小儿受冷而出现下巴抖动。

3、打喷嚏:新生儿偶尔打喷嚏并不是感冒的症状。新生儿鼻腔内血运丰富、鼻腔狭小、鼻脸短,有外界微小物质,如棉绒、绒毛、尘埃等均可刺激鼻粘膜引起打喷嚏,溢奶返流至鼻腔中,也可引起喷嚏。

洗澡后小儿受冷气刺激,也可引起打喷嚏,妈妈不必担心,注意保暖就是了,且莫动辄服感冒药。

警示:若有流鼻涕、咳嗽,应及时就诊。

4、溢奶:新生儿的胃是“横躺”的。食道与胃连接处的贲门以及胃与十二指肠连接处的幽门几乎处在同一水平面上。

另外,新生儿胃的容量较小,贲门肌肉发育也尚未完善,关闭不严,容易引起胃内奶汁倒流。

尤其是喂奶后立即换尿布,哭闹或多动时更会发生溢奶现象。有时用奶瓶喂乳汁或水时,由于其奶瓶的乳头没有被完全充满,致使小儿吸入空气,造成胃体膨胀而引起溢奶。

警示:溢奶不同于吐奶,吐奶量较多,像喷出来一样,是一种病态,应去看医生,溢奶是生理现象,注意喂奶技巧,喂后轻轻抱起小儿,头靠在母亲肩上,用手拍其背部5~10分钟,待听到打嗝声再放到床上。

喂奶后不要马上换尿布,不要让小儿哭闹,取右侧卧位可减少溢奶。

5、女婴阴道出血:女婴于生后一周左右阴道有少许血性分泌物或粘液属正常现象。这是由于胎儿在体内受母体雌孕激素作用,出生后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使子宫及阴道上皮组织脱落,医学上称为“假月经”,属正常生理现象。

警示:要注意外阴的卫生,可用小棉签沾温盐水轻轻抹洗。

6、乳腺增大:母亲怀孕后,体内孕激素、催乳素等含量逐渐增多,直到分娩前达到高峰。这些激素能促进母体乳腺发育和乳汁分泌,胎儿在母体内通过胎盘受到影响。

因此有的新生儿会出现乳房增大。出生后来自母体的激素消失,增大的乳房也就渐渐消失了。因此父母切忌紧张。

警示:不要挤乳头,以免发生感染。

  新生儿都有那些症状3

新生儿各种症状及处理方法

1、眼睛痒、总流泪

结膜炎经常在感冒后产生,它多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

通常有下面的症状:宝宝白眼球泛红;眼里常是湿润的,这多半是病毒引起的结膜炎;眼里常有白色或黄色异物,这多半是由细菌引起的;早晨,宝宝的眼皮常粘在一起;宝宝因为痒常揉眼睛。

妈妈可以采取的措施:

a、将宝宝的眼睛擦干净。

方法:每天擦洗宝宝的眼睛2次,可以用浸水的棉球挤干净后,从宝宝的内眼角向外轻轻地擦拭,换另一支棉球擦另一只眼睛。

b、将宝宝的毛巾与家人的分开。

c、宝宝揉了眼睛后要洗净宝宝的手,妈妈也别忘了忙完之后要洗净自己的手。

偏方:在干净的棉球上滴几滴母乳,轻敷宝宝的眼睛。母乳有天然的抗菌效果,能帮助宝宝早日康复。

2、长牙时疼痛难忍

一些宝宝长乳牙时并不很痛,而另一些却恰恰相反。6~9个月间,宝宝开始长出第一颗牙齿,至3岁时20颗乳牙才会全部长齐。

宝宝长乳牙时会有较多的口水;有时双颊涨红,还用力地拉自己的耳朵;经常哭哭啼啼。

妈妈可以采取的措施:

a、给宝宝些硬的东西去咬。让宝宝咬着大块的凉苹果或胡萝卜以减轻他的牙床肿痛。

b、多给宝宝喝凉开水。

3、耳朵痒并引起发烧

中耳炎是宝宝常见的疾病,宝宝看上去不开心也不想吃奶,耳道里有粘粘的液体,发烧,上吐下泻。

妈妈可以采取的措施:

a、用浸过热水的棉球轻轻地将宝宝耳垂上的异物清理干净,注意不要擦到耳朵里。

b、给宝宝洗头或洗澡时注意不要让耳朵进水。

偏方:让宝宝感染了的耳朵枕在暖和柔软的布上以减轻他的疼痛。

4、扁桃体肿胀不舒服

宝宝患了扁桃体炎,主要症状有:嗓子不舒服,发烧,扁桃体变红变大。

妈妈可以采取的措施:

a、多给宝宝喝开水。

b、给宝宝喂质软易吞食的食物。

新生儿的护理重点有哪些?

1、新生儿保暖

居室的室温应保持在22-24C,相对湿度60%-65%。冬季若室温过低,可使新生儿体温不升,引起寒冷损伤,甚至危及生命,夏季若室温过高,又易引起失水或发热。

因此应注意环境温度,也该注意衣被的'厚薄,不可包裹过紧,使体温维持在36~37℃之间即可。

2、新生儿喂养

正常的新生儿出生后半小时内应开始吸吮母亲乳头,不要晚于生后2小时内,因为早开始吸吮可促乳汁分泌;哺喂可以不必强调定时,可根据婴儿的需要喂奶。

如果因某些原因无法母乳喂养,可采用配方奶喂养,每4小时喂一次,每次60~90 mL,不主张喂糖水,必要时可喂少量白开水。

3、新生儿护理

注意皮肤清洁,脐带脱落前不可将新生儿放入水中洗澡,脐带脱落后可放入水洗澡,要保持脐部干燥清洁。

每天洗澡,少用肥皂,防止擦损,皮肤皱褶处可涂紫草油,不宜用爽身粉。新生儿衣服宜用柔软的棉布制作,要宽松便予穿脱,不宜用带子或橡紧捆绑,以免影响胸廓和肢体的发育。

4、新生儿体位

吃奶后要拍婴儿的背部,促使其排气,睡下时向右侧卧,避免吐奶,以后要经常变换体位,不宜长时间仰卧,也可以俯卧有益于呼吸功能的发展。婴儿的床要用平板床,不要用枕头。

5、预防新生儿感染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人接触新生儿,避免感染,室内要清洁通气,不能有烟味或油味。母亲或护理人员若患感冒,要戴口罩以免传染。此外要为新生儿接种卡介苗,生后第一天要接种乙型肝炎疫苗。

新生儿常见的生理现象有哪些

1、生理性体质量下降。

新生儿生后几天由于吃奶少,排出胎粪和小便,又通过呼吸和皮肤蒸发水分,体质量可能短时下降,通俗称为”缩水”。

医学上叫”生理性体质量下降,一般只下降出生体质量的6%左右,大多在生后7-10天就能恢复到出生体质量。如果下降很多或恢复得迟,就应请保健人员诊治。

2、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约75%-85%的新生儿在生后第二天开始皮肤发黄,逐渐加深,在1周左右黄疸最明显,以后慢慢消退,大多在2-3周内黄疸完全消失,这种现象称为生理性黄疸,不需要特殊治疗。

如果黄疸出现在生后第一天或3周还不消退,或退后又出现,那就应立即去医院诊治。

3、新生儿乳房肿胀。

男女新生儿在生后5-7天,可见两侧乳房肿胀,甚至有少许乳汁分泌,这是正常生理现象,家长不必担忧,一般2-3周后会自行消失,不需要处理,更不可挤压,以免引起乳房感染。

4、新生儿阴道出血。

女婴在生后5-7天左右,会出现阴道少量出血,称为”假月经”,持续1~2天自行恢复,这是正常生理现象,不必惊慌,也不需要治疗,但应注意会阴部的局部清洁卫生。

5、新生儿啼哭

啼哭是新生儿的一种本能反应,也是一种运动,可以促进肺的发育,所以新生儿啼哭不一定是病态。

由于出生后对环境不适应,新生儿不分黑夜和白天,往往白天安睡,夜间啼哭,出现夜啼的特殊症状,俗称”夜啼郎”。

那么怎么办?只要婴儿吃奶正常,体质量增加,没有其他病症,就不必治疗,可以在白天适当逗醒小儿,不要抱不离手,夜间睡前喂饱,环境安静,即能随着新生儿日龄的增长,啼哭症状会日渐好转。

当然,如果一直哭啼不止,或伴有其他异常时,就应立即送医院诊治。

婴儿的口腔如何清洁护理

1、新生儿期的口腔护理

(1)整个新生儿期(初生至28天),应喂宝宝喝少量温开水,以清洗口腔。

(2)无论母乳或人工喂养,每次吃完奶,要养成喝少量白开水的习惯,尤其是宝宝发烧、感冒时,更应勤喂温开水。

(3)人工喂养的宝宝,如果吸奶速度较慢或者吃吃停停时,妈妈不能用橡皮奶头去顶宝宝的口腔黏膜,催促宝宝吸吮,这样频繁操作,容易损伤宝宝的口腔黏膜。

(4)严格保持奶头、奶具的卫生。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保持乳头的清洁很重要,每次哺乳前,应用肥皂清洗双手和乳头,擦试乳头的毛巾要先用热水消毒。人工喂养的宝宝,奶瓶及奶嘴均要用清水彻底冲洗干净后再使用。

(5)冲调的奶粉温度要适当,喂之前先在手臂上试一下温度。如果奶温较高,很容易烫伤宝宝的口腔黏膜。

2、长乳牙前的口腔护理

一般情况下,宝宝出生6个月就会开始长牙(也有更早的),并会伴随一些不适症状,如牙龈肿胀、发烧、疼痛等,妈妈就要学会判断宝宝长牙的不适症状,并正确护理。

《新生儿都有那些症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